珠峰勇士栾钰堃助阵绿道徒步:读懂石家庄的运动热
10 月 26 日清晨,太平河畔的发令汽笛声划破秋日宁静,3 万名身着彩装的徒步爱好者如流动的彩虹,沿着 101 公里的石家庄环城绿道缓缓铺开。人群中,“珠峰勇士” 栾钰堃格外醒目,这位两次登顶珠峰的石家庄小伙儿举着印有 “河北省石家庄市・中国井陉” 的旗帜,与市民并肩前行,“从世界之巅回到家乡绿道,感受到的是同样滚烫的热爱。”
栾钰堃的出现让徒步队伍掀起小高潮。这位 1993 年出生的井陉小伙儿,2023 年从尼泊尔南坡登顶珠峰,2024 年又从中国西藏北坡成功登顶,不仅刷新国内珠峰 “南北双登” 最小年龄纪录,更成为河北省获此成就的第一人。“登山时带着家乡旗帜站在 8848 米峰顶,今天在绿道上和乡亲们一起徒步,都是最珍贵的体验。” 他边走边向身边的市民展示手机里的珠峰照片,粗糙的手掌上还留着攀登时的疤痕 —— 那是 2023 年南坡登顶后,雪镜掉落、氧气耗尽时滑坠留下的印记。
这场石家庄环城绿道开通以来规模最大的群众性徒步活动,早已显露城市体育热情的 “温度”。“3 万个名额几天就报满,原本还担心降温影响参与度,结果大家的热情超出预期。” 石家庄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乔恒利的话道出关键。活动设置的 7 公里、18 公里两个组别,从城市音乐厅出发,串联起太平河公园、滹沱花海等景观节点,参与者穿行在层林尽染的秋色中,脚下是平整的绿道,耳畔是鸟鸣清风。
栾钰堃的脚步始终与市民同步。遇到新华区启航健步队的 180 名队员时,他主动加入队伍,跟着整齐的节奏摆动手臂。队长吴景芳递来一瓶水:“栾老师的坚持劲儿,和我们每天健步的信念一样!” 看着队伍中白发苍苍的老者互相鼓劲,亲子组牵手欢笑,年轻人谈笑风生,栾钰堃想起自己攀登珠峰时的场景:“登山是孤独的挑战,而这里的运动是温暖的共鸣。”
彩神,彩神vl,彩神vll购彩,彩神vl这种共鸣背后,是石家庄体育设施的坚实支撑。为解决市民 “健身去哪儿” 的难题,这座城市已建设更新健身设施 5426 处,高标准打造 35 个标准化体育公园、53 个小型体育公园,利用拆违腾退土地建成 1015 个球类场地,101 公里环城绿道更成为全民健身的新地标。42 岁的市民张云天深有感触:“以前找块球场都难,现在家门口的绿道、公园随时能锻炼,我专门制定了运动计划。”
沿途的细节让栾钰堃对家乡的体育活力有了更深认知。欧韵健步队、经开区跑团等健身团体的旗帜随风飘扬,补给点志愿者熟练地递上饮用水和能量棒,医疗保障人员骑着电动车随时待命。“今年全市已举办各类赛事近 1500 场,运动早已融入城市血脉。” 乔恒利的介绍让栾钰堃频频点头,“这和登山一样,需要长期坚持和系统规划。”
走到 7 公里终点时,栾钰堃被一群小学生围住。“栾老师,绿道和珠峰哪个更难走?”“遇到困难怎么坚持?” 他蹲下身,用登山经历作答:“珠峰需要勇气,绿道需要坚持,但只要迈出脚步,就离目标更近。” 他掏出亲笔签名的明信片,鼓励孩子们常来绿道锻炼,“身体强壮了,才能追逐更大的梦想。”
夕阳为绿道镀上金边时,栾钰堃站在叠翠山观景台回望。这条蜿蜒的绿道上,晚归的徒步者仍络绎不绝,远处球场的欢呼声隐约传来。“登顶珠峰时,我为家乡骄傲;今天在绿道上,我为家乡的活力自豪。” 他说,接下来要把绿道上的故事带进校园,让更多孩子爱上运动,“就像珠峰的旗帜永远飘扬,这座城市的运动热情也永远不会褪色。”
作为正在推进 “7+2” 挑战计划(攀登七大洲最高峰并徒步南北极)的探险家,栾钰堃深知运动的力量。而石家庄用 5426 处健身设施、近 1500 场赛事、3 万人的徒步盛宴证明:当体育融入日常,当绿道串起生活,这座城市的每一步都在迈向更健康的未来。

发表评论